今年,苏州高新区进入工改2 0版时代,以拿地即开工常态化为核心,全方位强化项目签约、拿地、报建、建...
9月19日,以共享RCEP新机遇共建文旅发展新格局为主题的2022中国-东盟博览会旅游展在桂林举行。期间,由...
9月21日晚间,海底捞发布关于董事会成员调整及采纳轮值首席运营官计划的公告显示,杨华、刘林毅、 李瑜...
数字职业标注上线,数字经济再提速。9月28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以下简称《大典》)新闻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修订后,《大典》净增158个新的职业,职业数达到1639个。值得关注的是,为适应数字经济发展需要,首次在《大典》中增加对数字职业的标注。相关人士表示,对数字职业进行标注,是我国职业分类工作的重要创新,为数字经济输送专业技术人才,对推动数字经济、数字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次全新标注
近年来,随着新行业的不断涌现和发展,新职业发布制度也应运而生,数字职业就是其中之一。
此次《大典》中新增标注了97个数字职业,包括数字化解决方案设计师、数据安全工程技术人员、数字孪生应用技术员、商务数据分析师、农业数字化技术员等,这不仅是我国职业分类的重大创新,也反映出我国数字经济领域蓬勃发展的态势。
据了解,数字职业从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两个维度,围绕数字语言表达、数字信息传输、数字内容生产三个维度及相关指标综合论证得出。实际上,从2019年4月开始,人社部等相关部门已向社会发布了数字化管理师等56个新职业。
国家一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资深人力资源服务专家汪张明表示,近来年,大数据、人工智能、5G、区块链、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加速创新,推动了以数字经济为趋势的变革浪潮,数字职业需求不仅在一二三次产业广泛存在,而且已渗透至生产、流通、消费的各个环节,社会需求在逐年增加。
“我的岗位应该正是这97项数字职业之一。”从事档案数字化工作的唐女士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她自己的工作只能算初涉数字化,数字化领域高端技术职业应该是数字化架构师、规划师等,相关职业热度不断攀升,且收入非常可观。
高端人才仍存缺口
“97个数字职业标注上线,是市场所需,必将促进数字产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促进数字经济的发展。但从职业上线到满足社会对数字职业人才的需求,还有一段路要走。”汪张明直言。
此前,中国信通院发布的《数字经济就业影响研究报告》指出,中国数字化人才缺口接近1100万。
对此,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开放研究院教育与开放经济研究中心副教授陈建伟向北京商报记者解读道,数字经济和所有新技术带来的产业变革具有一个共同点,首先要破坏掉一些旧岗位才能创造出一些新岗位,称为创造性破坏,以此来破坏一些传统需求,因此数字技能型人才供不应求是市场常态。
唐女士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2019年数字化管理师这一职业刚被纳入国家职业大典,大家都开始加入其中,而且当时还上线了专业培训平台为大家学习提供途径。今年97个数字职业被标注,应该说从硬件、软件上能进一步提升数字人才质量。
“数字新职业的上线必须注意到人力资本如何和新岗位需求相适应。”陈建伟表示,“《职业分类大典》具有非常强的信号价值。新加入大典的职业意味着其从业群体正迅速成长,而且已得到劳动力市场和用工监管机构的认可。”
他进一步解释称,商业的本质在于利用信息,信号的释放为设置职业教育专业和培训项目、确定教育教学培训内容以及开发新教材新课程提供依据和参照,实现人才培养和市场对接、和数字社会需求同步。
在认可与规范下,数字人才将进一步提量提质。据《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测算,2025年全国数字经济吸纳就业人数将达3.79亿人。
将成产业新引擎
数字职业标注为人才创新注入活力,也将进一步推动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数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人社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职业分类是开展职业教育培训和人才评价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对于推动产业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迅猛。截至2021年底规模已经达到45.5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39.8%。其中数字产业化规模8.4万亿元,产业数字化规模达到37.2万亿元。可以说,数字经济市场规模不仅巨大,而且增长迅速。
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修订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主任吴礼舵表示,通过标注数字职业,可以反映出各个行业在数字化进程当中的一些变化,同时也反映出这个行业未来数字经济发展的趋势,为国家加大数字经济政策创新力度提供有益参考。
数字技术创新将得到提速。“通过标注数字职业,可以提升数字职业社会的认同度和公信力,不仅成为广大劳动者选择职业发展的‘风向标’,也可以引导越来越多的技术技能人才投身到数字经济建设的实践当中来,为推动我国数字技术的创新贡献力量。”吴礼舵表示。
此外,新职业更有利于引领数字产业发展方向。人社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司长张立新表示,新职业是技术进步、产业发展、社会分工细化多元的结果。新职业的产生,反过来又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为新产业发展提供指向,引导市场投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
“业业都需要数字化人才,标注上线的数字职业也必将成为广大劳动者职业发展的‘风向标’,成为企业转型的‘新引擎’。”汪张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