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晚间,保利发展披露2022年9月销售简报。公告显示,2022年9月保利发展实现签约面积227 01万平方...
10月10日晚间,金地集团披露2022年9月销售简报。公告显示,2022年9月金地集团实现签约面积110 7万平方...
10月10日晚间,华润置地披露2022年9月销售简报。公告显示,2022年9月华润置地实现总合同销售金额约307亿...
最近的市场有些平淡和反复,可能有人关心我之前种的太阳还在不在。
太阳们都还在,而且快回本了。简单看了下 ,今年到现在沪深300跌了24.8%,我自己的权益组合持仓大概跌了5个点不到。
(资料图片)
不知道你怎么看,反正我觉得还在我的承受范围内。
昨天和一个行业的老哥吃饭,大家聊起市场,都在感叹今年的市场对主观多头真的不太友好,买啥啥亏,导致客户的体感很差。
但那个老哥说,不知道你们知不知道,其实从投资的角度来说,大部分低成本的筹码都是在市场低位的时候积累的。
突然就觉得还蛮有道理的,市场低位的时候,并不是纠结短期收益或者排名的时候,而是能不能布局拿筹码的时候。
很多事情现在未必看得出效果,但却会为未来的收益打下基础。
公司的基金投顾业务上线也快一年了,这一年中,其实我也一直在思考,到底我们解决了客户哪些方面的问题?我们的服务又在如何为客户创造价值。
这些问题的思考,老实说,会比签约规模或者客户盈利占比这些硬性内卷的指标更困扰我,特别是在今年这样的一个市场环境下。
因为规模的背后,其实都是客户一笔笔真实的资金和信任。客户来找投顾是为了接受服务的,而不是来承担亏损的。
人家既然来到这个市场里,填了问卷,买了你推荐的组合,你就有理由给他们说明白当下亏的对不对,后面到底是买、是卖,还是拿着,理由和逻辑又是什么,而不是一直说我没错和长期持有。
或许个别管理人可以有这个特权,但我觉得投顾不应该有。如果不能在产品层之外为客户创造价值,那就不应该收额外的投顾费用。
投顾卖的不只是产品或者组合,而是投资建议。在我看来,一份完整的投资建议至少应该包括标的,买卖策略,适用人群及场景3个要素。
换句话说,为了管理好客户的体验,投顾不仅要管理投资的标的,还需要想办法管理客户的预期和现金流。
前两天,恰好看到民工在微博上和人讨论基金投顾的价值,他认为我,好的基金投顾是可以提供阿尔法+贝塔+伽玛的。
这点我很认同,同时觉得这也是一个衡量投顾之于客户价值的思考框架。我所理解的阿尔法、贝塔、伽玛是这样的——
阿尔法部分,对应的是组合策略超越基准的超额,这部分不需要投顾自己去创造,但反应的是投顾选择管理人和产品的专业能力;
贝塔部分,不只指代权益市场,而是各个客户细分需求项下对应资产配比的基准。贝塔是客户需求决定的,而不是市场决定的。所以,投顾的价值在于帮助客户找到合适的基准与锚定。
伽玛部分,对应的是每类策略最适合的投资方法,什么时候买,什么时候卖,也就是前面所说的现金流。有些策略的持有体验是要靠熬的,有些则需要做大周期的择时。这是投顾需要给客户讲明白的,同时这些建议也得视客户自身的情况而定,别补仓补到没饭吃就得不偿失了。
现在行业大部分的目光都放在阿尔法,但事实上,贝塔和伽玛对客户的价值反而可能会更明显。
以我自己为例,我今年5个点左右的亏损,并不是我投资的权益组合只亏了5个点,我们权益组合今年的业绩差不多是-15左右。这中间10个点的差距其实就是我自己所创造的伽玛。
其实,很多投资者都没意识到成本优势在长期投资中的价值有多大。
所以回到前面那位老哥所说,大部分低成本的筹码都是在市场低位的时候积累的。这句话之于投资而言肯定是对的,说的其实就是伽玛的问题,只不过每个搞财富的人都明白要实现这个目的背后会有多难。
但我突然也想开了,你不能因为正确的事情很难而不去做。投顾业务终究是一个需要经营信任的业务,只要这个建议是有利于客户的,投顾就应该勇敢的给出,并讲清楚你的理由和逻辑。
虽然最后的决定权还是在客户手里,但这并不是我们不给出正确建议的理由。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或许不同于代销业务,投顾的理念可能是需要先行于业绩或者方法的。
另一方面,为什么很多客户会觉得投顾今年的业绩不好,但很可能并不是阿尔法出了问题,而是贝塔出了问题。他们只是看到前几年优秀的权益表现,而选择了不适合自己的大类资产配比。
总之,投顾就是这样一个蛮神奇的业务,你如果看他是产品,他就是产品。但产品只是他的表象,过程中的各种体验与建议才是他真正的形态。
规模也好,客户盈利占比也好 ,如果只是截面数据,可能都很难体现出他的价值,他背后其实对应的是某种投资的价值观。或许,跟踪不同市场环境下他们的时间序列数据会更有效。
正如这个业务各中的苦与乐,可能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会明白。
正如《悉达多》里我很喜欢的一句话——
这个过程中,
一切皆是体验,一切皆是价值。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