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晚间,保利发展披露2022年9月销售简报。公告显示,2022年9月保利发展实现签约面积227 01万平方...
10月10日晚间,金地集团披露2022年9月销售简报。公告显示,2022年9月金地集团实现签约面积110 7万平方...
10月10日晚间,华润置地披露2022年9月销售简报。公告显示,2022年9月华润置地实现总合同销售金额约307亿...
大类资产复盘(121):2022.11.14-20
本周,中国债券市场大幅调整,成为大类资产市场的焦点。基于债市在反映经济基本面和传导政策方面的重要地位,理清本次债市调整的有关问题,也成为目前市场分析的首要工作。
本次债券调整,诱因是上周出台的“疫情防控二十条优化措施”和“金融支持房地产十六条”,大幅修正了市场的基本面预期。此外,11月以来,此前持续明显低于政策利率的市场利率DR007逐渐向政策利率靠拢,引发了市场对于货币政策退出宽松的担忧。在本周发布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央行对基本面的乐观程度提高,对通胀的关注程度也提高,叠加缩量的MLF续做,更引发了市场对货币政策转向的担忧。而这些因素引发的市场大幅调整,又与理财净值化后的大规模赎回及止损、锁定全年收益等市场交易结构因素交织在一起,共同导致了本次小规模“债灾”。
(资料图片)
对于本次债券调整在基本面、货币政策、微观交易结构等层面的分析,已经有很多了,总体来说我认为是莫衷一是,目前也很难判断债市是否已经真正转熊。在8月以前,我在公众号上对债市一直都是比较坚定的战略看多,8月降息后,我认为全年行情可能会提前走完,之后认为收益率可能已经见底。但是收益率见底与彻底走熊还是两个概念。目前,我认为从基本面、货币政策角度来看,判断债券走熊没有充足的依据,但是应当建立起一个可观测的逻辑框架。
基于此,我想首先提出一个关于货币政策变化的假说。
这一逻辑对货币政策的指导价值,是基于货币政策作为总量政策,是在执行时链条最短、阻力最小的政策这一事实。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监管政策,都需要具体的人去执行,而且需要一层层地下达和执行,所以其执行效率相比货币政策总是较低的,而且由于这些政策总会影响到执行链中的某些人的利益,因此在执行时还会遭遇阻力。货币政策是最简洁直白的总量政策,降息就是降息,降准就是降准,一纸公告,没有含糊的余地,也没有执行链条,公开市场操作只涉及到很少量的执行者,执行效率也很高;此外,宽松的货币政策,损害的是全体持币人的利益,相比其他政策,这一受害方过于抽象,损害方式也过于间接,因此无法形成阻力,相反,由于持币人站在拥有话语权者的反面,宽松的货币政策是最容易推进的政策。这就是在非常时期,宽松的货币政策一定是基调政策的政治原因。需要指出的是,这里说的是货币政策本身,货币政策传导和货币政策本身是两个概念,不能把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混同于货币政策的执行效率。此外,我们之前也讨论过,在正常情况下,央行有一定的天然鹰派属性,也就是把币值稳定作为首要政策目标;但在非常时期,由于作为总量政策的货币政策很容易被摆到背锅的位置上,所以不会前瞻性退出。
上面的这个逻辑,是我们在今年前几个月提出的,非常时期货币政策一定会保持非常(这里的“非常”,不是very,而是abnormal)宽松的主要逻辑。从结果来看,这一逻辑基本上得到了验证;我在9月的时候,也曾在知识星球上指出了这一逻辑已经发生变化和松动(见下图)。基于逻辑框架一致性的考量,既然非常时期可能已经结束,那么我们也应该考虑货币政策退出非常宽松状态的可能性。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货币政策退出非常宽松状态,不是要变紧,而是由abnormal状态回归normal状态。
而normal状态的货币政策,其政策框架就是盯住五大目标(币值稳定、经济合理增长、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金融市场稳定)的相机抉择。三季度的货币政策政策执行报告,里面一些措辞的变化,我更倾向于把它理解为货币政策退出abnormal状态的信号,而不是转向紧缩的信号。这是基于我们全年逻辑框架一致性的判断。
货币政策由abnormal状态转变为normal状态,其在货币政策表现上,即由无条件宽松(或者预防性宽松)转向相机抉择下的有条件宽松。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对经济基本面变得更为乐观,对通胀更为关注,与近期的数据并不匹配,更有可能是一种最终目标的宣示,而非实际的政策变动。但是,政策模式转变后,无条件宽松下的资金持续宽松和利率持续偏低将有所变化,变为波动加大、中枢水平提高,但中枢并不会立即回归政策利率,甚至当实际数据情况与目标不符的时候,资金面仍然会十分宽松。总之,不会前瞻性收紧,但会阶段性放任资金面波动,特别是由市场因素导致的资金面波动(如市场杠杆水平提高、信贷扩张导致的准备金回笼加大等),在必要的时候仍会保持十分(very)宽松。
上述框架,目前还只能说是一个假说,但是很快就可以得到验证。
目前,10月份的各项数据已经基本公布完毕,进出口、货币金融、实体经济、就业、物价数据全面走弱;美国通胀数据低于预期,美联储加息预期弱化,人民币汇率走强。从数据来看,在五大目标中,币值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目标受到的威胁下降,经济合理增长和充分就业目标受到的威胁上升;金融市场中,虽然权益市场近期偏强,但债券市场大幅下跌引发赎回-下跌螺旋,金融市场稳定目标受到的威胁上升。因此,五大目标全部指向货币政策应继续保持宽松,如果后期资金仍然持续紧张,则需要修正我们的这个假说。
上面讲的是货币政策。本次债市调整幅度巨大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理财净值化导致的赎回。本次债市大幅调整,是理财净值化转型以后的债市首次快速调整,不少理财产品都出现了破净,这对理财投资者的影响可能相当深远,从而带来其他变化。这种变化,不仅可能影响债市的定价体系,影响大类资产市场的配置逻辑,甚至可能影响到固收的行业生态。不过对这个问题,我也没有作足够的思考,也不是我一篇周度小作文能说清楚的,暂时按下不表。
本周以来,特别是本周末,部分城市的疫情防控又有收紧迹象,这一点我在上周的公众号文章中已有暗示,在本周的知识星球中也作了论述,之所以之前没有说得很明白,只能说你懂的。上周的二十条,更多是技术性调整,这一点在上周没有被市场重视,现在应该会被市场逐渐认识到。
本周二,市场对《人民日报》的一篇评论作出了错误解读,我在当天即在知识星球上对此进行了明确的澄清。我把这条知识星球全文发布在本文末尾,供参阅。本周写了多条知识星球,有一些是发表感想,有的是对市场的评述,也对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提到的存贷差扩大、预防性储蓄、需求侧变化等逻辑,结合之前写过的生活性服务业复苏问题进行了论述。
本周,权益市场总体表现较为理性,疫情防控放松受益板块有一些调整,房地产产业链相关板块表现较好,另外还有一些受益于外交环境变化的板块表现较好。目前对权益市场的看法与之前保持一致,此外,债市的调整如果体现为居民资产配置偏好的变化,则逻辑上应有利于权益,且在当前货币政策框架下,债市调整不至于波及股市。
标签: 关于货币政策变化的一个假说 大类资产 知识星球 货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