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晚间,保利发展披露2022年9月销售简报。公告显示,2022年9月保利发展实现签约面积227 01万平方...
10月10日晚间,金地集团披露2022年9月销售简报。公告显示,2022年9月金地集团实现签约面积110 7万平方...
10月10日晚间,华润置地披露2022年9月销售简报。公告显示,2022年9月华润置地实现总合同销售金额约307亿...
尽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和全球不确定性的影响,中国的私募股权行业仍在持续增长。随着营商环境的改善、金融业持续开放,以及中国经济在疫情后展示的强大韧性,近年来,外资私募对中国市场投资信心增强,投资渠道也逐渐拓宽。然而从2018年至今,受到SEC对中概股的监管争议与疫情等多方面因素,内地资产赴美退出困难,国际宏观经济收缩,涉及中国业务的外资私募股权基金数量与规模双双下跌。
未来的外资私募股权市场会如何发展,何时可以扭转局面?对此卓佳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张海亮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外资私募股权市场已经进入4.0阶段,等待不意味着茫然,调整与布局背后,是厚积薄发。
若梳理发展历史,私募股权基金的发展起源最早可追溯至上世纪40年代的美国,主要是一些小型企业进行的私下集资行为。而具有现代私募股权基金运作模式与特征的私募股权投资则可以追溯至20世纪中期。经过了30多年的发展,期间经历了数次经济周期,比如80年代以垃圾债为资金的杠杆收购浪潮,21世纪初的互联网泡沫,以及后来的金融危机等等,整个行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仅次于银行贷款和IPO的重要融资手段。
【资料图】
相对于国际私募股权的发展,中国私募股权起步较晚,依托于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和改革开放以来极具韧性的增长动力,中国私募的发展已经初具成效。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数据(下称“中基协”),截至2022年9月末,存续私募基金管理人2.41万家,管理基金数量13.96万只,管理基金规模20.39万亿元。其中,存续私募股权投资基金3.15万只,存续规模10.96万亿元。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从管理人数量、基金数量与规模来看,都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私募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外资私募股权基金在华投资也初具规模,进入体系化运作阶段,展现出一定的模式特征。
拆分时间表,根据外资私募股权基金成立时间可将发展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92~2006年,这一阶段外资领先试水,大胆入场;国内资本市场起步阶段,外资依靠相关政策开始小范围进驻中国市场,带动国内私募股权行业发展。第二阶段为2007~2010年的调整适应期,一方面国际金融动荡,外资基金在华业务受到本土业务拖累,经历波动;另一方面,中国本土私募机构开始成长,私募市场生态不断丰富。第三个阶段是2010~2018年的快速成长期,大量企业赴美上市,外资私募股权基金抓住机会开始在华开展大规模业务布局,基金数量与规模快速增长。
第四阶段始于2018年,随着《资管新规》的逐步落地,中国私募股权基金进入“质升”阶段,向着规范化、体系化的方向稳步迈进。据私募通数据,截至2022年上半年,成立外资私募股权基金共计801只,含合资类型259只;基金目标规模合计约为3139.50亿美元,其中,合资部分目标规模约为830.65亿美元。
卓佳与君合律所近日在上海联合发布的《中国外资私募股权基金市场准入及运营指南2022》(下称“报告”)显示,从资金来源角度看,在华投资所涉及的外资私募股权基金主体主要包含私募股权基金LP组成为单一或多个外资主体,以及私募股权基金LP组成中含有部分外资。从广义上讲,这两部分股权基金的对外投资构成外资私募股权基金在华投资的整体行为。
报告指出,作为中国私募股权基金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下外资私募股权在中国的发展呈现几大特点:外资私募基金募集速度与规模有所下降,但总体保持相对稳定;对华投资有所上升,更注重优质类中后期资产配置;有限合伙人机构化与管理人头部化更趋明显。
面对当下的运作规模增速下降,叠加复杂的外部多重因素,张海亮也较为乐观。他认为,等待并不意味着茫然,外资私募股权市场处在为下一个“薄发”而“厚积”的阶段。
“的确,从近年来成立的基金数量上来看增速有所下降,但整体下降速度并没有那么明显。”张海亮表示,头部股权私募基金依托于品牌效应,小规模基金融资份额不大,使得双方融资优势较为明显。相对的,中腰部基金面临更多挑战。融资成本趋高、退出不达预期,使得机构更清醒、也更客观了解项目和融资渠道的有效性,也更谨慎的看待融资决策。
张海亮认为,大方向上,外资资管机构认可中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及投资潜力,持续投资中国市场的方向没有改变。“从短期来看,2023年下半年港股的活力会逐步展现,甚至最快在二季度就会看到市场回暖的趋势。如果港股市场有所恢复,会对很多私募基金退出投资组合带来利好和信心。”
值得注意的是,私募行业监管趋严,规范机构合规展业成为监管发力重点,对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与产品备案、管理架构、从业人员资质、绩效考核与薪酬管理、资管产品会计处理、财税信息报送等方面做出了具体规定。由于私募基金的行业特性,外资私募基金管理人在募、投、管、退各阶段也面临更多的决策、日常运营及合规管理问题。
根据中基协的调研数据,2020年私募股权行业使用中介法律服务与财务服务的机构占比已经高达76.54%和68.81%,这也从侧面反映出行业内基金运营与管理更趋精细化与专业化。
卓佳中国内地首席运营官游旭挺表示,国内投资者对专业能力、投资策略与服务体系的要求越来越高,外资私募亦面临合规要求、运营复杂性、本地竞争等挑战。“随着监管更加全面,信息披露要求更高,未来具备较强的专业管理团队、完善风控体系的私募基金将受到投资人的青睐。”
张海亮也表示,除了关注业绩的持续性与稳定性,外资私募基金管理人还应着眼长远发展,提升专业投资与风险控制能力、运营效率及合规水平。
标签: 私募股权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