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晚间,保利发展披露2022年9月销售简报。公告显示,2022年9月保利发展实现签约面积227 01万平方...
10月10日晚间,金地集团披露2022年9月销售简报。公告显示,2022年9月金地集团实现签约面积110 7万平方...
10月10日晚间,华润置地披露2022年9月销售简报。公告显示,2022年9月华润置地实现总合同销售金额约307亿...
这个春节跟亲戚交流过程中,发现他们有个很严重的思维“误区”,越是公职人员,这样的思维越根深蒂固,他们普遍认为:
1.主权国家的本币债务不是真正的债务,因为可以货币化解决;
2.城投债基本上都是本币债;
(资料图片)
3.城投债本质上是地方债务的债务,而我们的体制是单一制。地方政府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破产。
基于此,他们判断,城投债也就是雷声大雨声下小,不仅不会暴雷,房价依然还会温和上涨。
真是这样吗?
事实上,这个观点具有一定的理论支撑,且有一个经典的案例——日本债务货币化的案例。
所以目前得到了很多投资者的支持。甚至,我圈内不少债券投资人,依然坚定地认为城投债一定刚兑。
但是,这个观点实际上存在一定的问题。
比如:
1.会造成恶性通货膨胀;
2.会导致汇率暴跌;
3.会影响正常金融秩序和市场定价标准;
4.会直接引发社会矛盾和分裂,比如:贵州的债务,债务货币化之后,浙江实际上也承担了,必然对浙江经济带来影响。
除此之外,债务货币化并不是“一力降十会”的万能药丸,反而会导致影响绝大多数人的尾部风险。
今天我来给大家扒一扒,背后的硬核逻辑。
我们重新梳理一下“内债不是债”的三个前提。
1.主权国家的本币债务可以货币化解决。
这个观点是正确的。而且,日本的确货币化解决了本国债务。且因此,诞生了著名的现代货币理论。
但是,主权国家货币化本币债务的风险非常大,且可能会给整个经济带来长期严重后果。
日本货币化债务的结果,是全体国民共同承担金融系统的坏账。导致每个家庭的资产负债表都快速恶化,最终成为失去的三十年的重要原因。
为啥我们在近期《两次金融危机的比较》中反复提到了相关风险,不断强调要走正常货币政策之路,就是这个原因。
代价太大!过去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现在真要这么干,就是前人开车,后人吃土。
2.城投债基本都是本币债。
大体上正确。但是很多地方的城投债也有美元债成分。
3.城投债本质上是地方债务的债务。
不准确。这只是目前金融市场多数投资者的某种共识。但是,从法律的角度上并不成立。
以遵义道桥建设(集团)为例。虽然贵州国资委持股100%,但是作为独立的法人单位,是可以破产的。
而政府是不能直接给企业进行担保。最差的情况是:
道桥集团破产。债务人的债权基本清零。
这才在市场上引起轩然大波,从而导致遵义的国企在市场上融资困难的根本原因。
现在,金融市场所谓的刚兑投资者,赌的就是,遵义不敢赌上地方的融资信誉来让城投破产。
并不是这个赌注不成立。
相反,一旦某个城市的城投债开了坏头,可能引发连锁反应,最终所有弱势的地方政府的城投债信誉全部归零。
但是,这个赌注有一个前提就是:
地方政府有能力进行还债。
且当地方政府无能力还债的时候,中央政府一定会兜底。
地方政府是否能力还债呢?
可以说,相当一部分地方政府根本无能力还债。这一点争议应该不大。
那么,中央政府一定会兜底吗?
这里就会涉及到中央和地方的博弈。
1,如果地方觉得中央一定会兜底,就会肆无忌惮的欠债。
2,如果中央不进行兜底,那么地方政府基本上失去融资渠道。
但是,不知道大家是否思考过一个问题?中央的钱够不够兜底,或者中央是否有那么多的预算来支撑地方的债务?这时候有该怎么办?
这个黑洞如此之大,以至于中央一旦进行兜底,就必然会采取一定的债务货币化措施,那么整个社会都会受到极大的冲击。
但是,如果不兜底,地方政府失去中央融资渠道,同样会对社会造成冲击。
如果真的要比较的话,破坏力孰大孰小?
我的观点是:货币化的代价更大。如果要选择,宁可地方城投债有条件的违约。
第一,债务货币化中央几乎不可接受。
对于整个社会的冲击过大。而城投债即便暴雷,经济发达地区的城投债不会受到影响,甚至还因为差异化原因受到市场追捧。
但如果货币化,相当于所有的地区都要为这部分地方政府的行为买单。
第二,如果无条件兜底,助长了地方政府发债的冲动。即便以后再怎么明文规定,地方政府都会有底气我行我素。这也意味着,中央和地方的博弈之中,处于下风。
综上,必要的时候,地方城投债可能会暴雷。
但是这个暴雷的权力,可能不会在地方,而是在中央。中央可能会采取有限暴雷的方式,倒逼地方政府化解风险。
而对于投资者来说,就只有0和1的区别。你很难判断出,自己是在有限暴雷范围之内,还是范围之外。
市场最大的风险永远在于过度自信。
不要给自己盲目找信心,过度自信是坏事而不是好事。
至少,要做好地方城投债可能暴雷的准备。
多做一点预案,总是正确的。
最后,烦请点赞、关注“乎西商业评论”,我们每天一起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