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癫痫的早期临床症状如下:全面强直阵挛发作:癫痫大发作--癫痫大发
一、老式防盗门锁怎么换锁芯1、要把工具准备好。2、找到面板,把上面的
小米手机开机键无法唤醒屏幕的问题有多种解决方法,下面是一些可能的方
自2014年提出以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已有9年多。9年来,京津冀三地协力共建,全力打造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区域整体实力迈上新台阶。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北京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一季度,京津冀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万亿元,同比增长4.3%,高于上年全年2.3个百分点。区域经济回升向好,协同发展扎实推进。
《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近期,京津冀三地市共同发布多份文件方案,包括推进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协同发展、税收协同等多个领域。三地交通一体化升级,区域联动日益增强,产业对接持续深化。
“区域生产总值突破10万亿,就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力量和证明。”北京社科院研究员王鹏表示,三地协同发展中,交通一体化进展快,产业布局协调,公共服务比较完善是三大亮点。“相信不久的将来,京津冀协同发展水平能够赶超长三角和粤港澳,未来可期。”
交通一体化升级
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率先突破重点领域之一,近年来,三地坚持“交通先行”发展思路,持续推动交通一体化向纵深迈进。
经过多年深耕交通一体化,“轨道上的京津冀”加速形成,京张、京哈高铁以及京唐、京滨城际等建成投运,京津冀区域营运性铁路总里程达10933公里。京津冀核心区1小时交通圈、相邻城市间1.5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驶入快车道。
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区域协同必然涉及产业、市场、资源、人口的流动与布局重构,而交通服务等基础设施则是要素流通的基础与先决条件,交通先行和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则是区域协作发展的必然选择,打造区域交通一体化对京津冀协同发展而言,既是区域协同发展与融合的基础,也是区域协同发展本身的题中之义和重要内容之一。
近日,京津冀三省市交通部门在河北省廊坊市召开了第8次联席会议,共同协商推进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交通运输优化工作,并签署了《交通一体化合作框架协议(2023—2025年)》,明确将持续推进京津冀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高京津冀交通一体化水平。
据了解,会上三地交通部门达成一致意见,2023年将共同推动国道109新线高速、国道335等跨界交通项目建设。
按照框架协议,围绕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京冀双方将共同协调推进雄安新区至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快线项目建设,推进京雄高速二期进京检查站规划建设,推动进京检查站与高速公路同步建成投用。
围绕服务北京城市副中心与廊坊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京冀双方将加快推进厂通路建设,保证2024年建成。推进厂通路公安检查站建设,随路同步建成投用。加快密涿高速三河平谷段建设,实现2023年年内建成。
此外,围绕深入推进运输服务优化升级,津冀将推进通武廊地区交通运输服务一体化,通过定制快巴等形式方便群众出行。推动天津国际枢纽依托石家庄国际陆港延伸腹地、石家庄商贸物流依托天津辐射全球,实现多种运输方式深度融合发展,打造海铁公联运、陆空联运示范样板。
王鹏表示,京津冀区域交通一体化原本就是一个亮点,如今三地签署合作协议,对协同发展是一大利好。“常言道,要想富先修路,在区域协同过程中,交通先行是铁律,只有打通原来北京、天津、河北之间的断头路,构建京津冀之间的通勤圈,才能便利各种资源要素的便捷流通,才能为实现协同发展打好基础。”
产业协同水平提升
过去9年京津冀区域发展不断向好,产业协同效能显现,工业经济稳中有进,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协同发展水平持续提升。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为京津冀三地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三地在协同发展中的功能定位,北京市“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天津市“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河北省“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
目前,北京高精尖产业快速发展,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高位推进。2014年以来北京全市累计退出一般制造和污染企业近3000家。天津构建以智能科技产业为引领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建设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累计达到77家,位列全国主要城市第3名。河北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建设取得重大成效,制造业单位数区域占比由协同前的54.6%提升至2021年的79.3%。
王鹏认为,相较于长三角和粤港澳城市群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产业转移衔接上的短板,“长三角地区地市之间已经形成较好的产业聚集,核心城市地产业转移在周边城市能够得到很好地承载和接续。而对京津冀区域而言,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一些需要转移的产业和外溢的资源,在天津和河北一些地区仍存在承载能力不足的问题,这是产业协同发展必须要解决的。”
2023年5月,工信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等有关部门以及京津冀三地政府共同编制印发《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到2025年,京津冀产业分工定位更加清晰,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协同创新实现新突破,培育形成一批竞争力强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和优势产业链。
《方案》明确,聚焦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将加快推动包括优化区域产业分工和生产力布局、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增强区域产业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等八方面重点任务。
在优化区域产业分工和生产力布局方面,着力支持京津冀深入实施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专项行动,建立集群跨区域协同培育机制,聚焦集成电路、网络安全、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着力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柏文喜认为,《方案》的出台,对京津冀三地未来发展而言,有利于各自根据自身资源条件、城市功能定位和自身优势,对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进行优化调整,在区域内形成有机分工、高效合作的市场化产业体系和密切联系的产业链上下游合作关系,从而推动区域产业结构的整体优化和提升。
营商环境协同优化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不断深入,三地营商环境一体化发展已是大势所趋。在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过程中,京津冀三地探索出了商事制度协同改革、推进协同监管、强化政务服务合作等多种创新协作模式,进一步提高区域协同水平。
记者了解到,在2021年首轮推出19项支持和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税收便利化举措后,近期,京津冀推出新一轮15项税收便利化举措,施行统一的税务行政处罚裁量基准,跨区域协同便利化更进一步。
北京市税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李志刚介绍,此次15项举措,包括便利办税、协同监管、数据共享等方面。充分发挥税收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职能作用,加强税务执法区域协同,促进区域税收共治。
在便利办税方面,全面提速涉税咨询、大企业复杂事项、出口退税等业务办理,三地实现150项办税事项“最多跑一次”,并发布首批202项京津冀“非接触式”办税缴费事项清单,让纳税人缴费人办理涉税事项更便捷、少跑路。三地12366纳税服务热线工作人员统一答复口径,共享12366知识库,实现纳税咨询体系互联互通,积极响应纳税人诉求,及时解决纳税人“急难愁盼”问题,减轻纳税人负担。
此外,京津冀三地还大力推进区域税收执法协同,统一税务行政处罚执法标准。开展京津冀税收数据情报交换、税收风险情况互通,不断优化税收执法方式。
柏文喜表示,京津冀区域之间的税收便利化是推动京津冀产业协同的重要公共政策服务体系之一,有利于企业在产业布局中处理好母子公司及其注册地、实际运营地的税收关系,有效提升税收缴纳效率、降低税收关系维护成本,提升企业运作效率,进而推动区域协同发展。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