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一篇源村,对于朱源村简单介绍的文章,网友们对这件事情都比较关注
8月4日,笔者从广州市市场监管局获悉,近期,针对市民反映市内个别商家
据悉,由每日经济新闻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企业研究中心联合出品
8月3日,深圳市政协七届十三次常委会“高质量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专题协商会召开。会上,围绕海洋经济、海洋科技、城市吸引力与竞争力等主题,多位委员和专家从产业创新、深港合作、金融、生态文旅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关资料图)
2022年,深圳相继出台《深圳市海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深圳市培育发展海洋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2-2025年)》。
今年5月,《深圳市海洋发展规划(2023-2035年)》出台,提出了“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深圳方案。
据悉,今年4月开始,深圳市政协组织赴市规自、交通等部门,盐田、南山等区,深圳港集团、朗华集团等企业,深圳国际海事研究院、深圳湾实验室等研究机构开展了系列调研,并赴香港运输物流局、和记黄埔码头等协商深港航运合作事宜。在召开线上线下调研座谈会21场,开展多轮函调广泛征集意见后,最终形成了专题调研报告。
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深圳拥有区位、创新、产业和政策等四大优势。不过难以避免,深圳仍面临着发展的短板。
深圳市政协常委、人口资源环境委副主任王富海作主旨发言时表示,港口物流方面,深圳有比较好的表现,经营水平比较高,但是发展已经进入瓶颈期;航运服务方面,水平仍较低;海洋经济方面,深圳近期发展比较快,但总量和比重上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产业链所处环节比较低端;产业扶持政策方面,扶持力度仍不足。吸引力和竞争力方面,深圳缺乏足够的自贸等政策,全球海洋治理的参与度比较低。
对此,王富海建议,加快建设国际航运中心,提升海洋自主创新能力,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深度参与全球海洋治理,营造城市优质软环境。
将陆上产业经验复制到海上
公开数据显示,2022年深圳海洋生产总值突破3000亿元,涉海企业增至近3万家,其中涉海上市企业达49家。
记者获悉,作为国内市场化程度和科研成果转化能力最高的城市,深圳研发投入占GDP4%以上,良好的科技产业发展基础为深圳在“海洋科学”领域提供强劲的竞争潜力。
在深圳市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樊建平看来,深圳涉海洋经济产值虽高,但产业结构层次偏低端,仍然以传统油气开采、造船修船为主,高端装备国产化程度不高,核心技术依赖进口。
“未来,高端海洋装备将以陆上高新技术产业和人才的溢出为基础,不断向海中、海底信息化、无人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樊建平进一步分析称。
基于深圳拥有先进且完整的信息技术产业和机器人、生物技术等产业发展迅速这两大优势,樊建平建议,支持深圳海洋大学和深海科考中心一体化顶层设计的战略决策;积极引入中国科学院、中国船舶集团、自然资源部等涉海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设立高端海洋装备研发重大专项,围绕“深水油气开采”、“深海采矿”、“水合物勘探开发”、“深远海风电”、“深远海牧场”等重点领域的高端装备技术进行联合攻关等。
此外,在海洋产业结构中,得益于“双碳”背景,海洋能源产业也备受行业关注。
据深圳市政协委员、中国广核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高立刚观察,深圳市海洋能源产业发展要素比较齐备,集聚了一批重要能源产业,在研发、设计、装备制造和建设运营等环节形成了产业链布局。
为抢抓海洋能源产业发展机遇期,高立刚建议,支持发展海上移动电源,紧抓深远海风电规模化发展趋势,推动和粤东、粤西地区城市开展战略合作,助力海洋交通运输等产业低碳转型等。
继续推进深港合作
记者了解到,在粤港湾大湾区中,深港两地港口是湾区对外贸易运输最主要的通道,由于制度和运营优势不同,形成了远洋出口深圳为主,近洋、国际中转、进口分拨香港占优的局面。
两地港口相邻、航线互补性极强这一优势在大湾区是独有的,基于全球港口区域合作发展趋势,推进深港合作,对海洋资源、人才、技术、信息的有序自由流动极为关键。
不过,体制机制对接长期是困扰深港海洋合作的关键。据悉,深港之间以航运方面的协同合作为突破口,取得了一定成效。在2022年6月1日,深港引航合作顺利落地,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大鹏湾水域“一次引航”。
“航运物流合作是深港合作的重要内容。”盐田区政协常委、盐田国际董事总经理、深圳港口协会会长岑启成表示,当前深港已经在前海、河套搭建了分别以金融、科技创新为主的战略合作平台,但是庞大的从事航运物流的基础人群仍需要关注。
以点带面来看,岑启成建议,首先,以“盐田-葵青”为依托打造深港组合港,海关做好外围监管,促进区内船舶、车辆、人员与货物自由高效流动。
接下来,在深港相邻的东部划出特定区域视作“境内关外”,无缝衔接深港两地天然深水枢纽港、枢纽机场以及陆路和铁路网络。
此外,在经济合作方面,深港在海洋经济发展涉及的人、商、物、资金和信息流通等方面还存在障碍。
会上,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前海分院副院长、可持续发展与海洋经济研究所所长胡振宇建议,深港可以共建国际海员资源配置中心,突破目前的联营律师事务所模式,加快中国前海船舶登记和配套制度系统创新等。
强化金融、旅游方面的基础服务
作为深圳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深圳金融业已建立了多层次、网络化、科技化的金融市场体系。将金融业的优势向海推广,能够为深圳发展海洋经济、购买国际资产、投资新的海洋发展领域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
深圳市政协委员、工商银行深圳高新园支行行长武涛在会上表示,目前深圳金融支持力度和精准性不足的问题。
武涛针对性建议,一是政府加快推动制定地方蓝色金融标准和蓝色经济产业目录、建立优质蓝色项目数据库;二是建议政府建立常态化信息共享交流平台及工作推动小组,将金融用机构数字化转型融入海洋产业链服务生态,并组织项目推介会、投资项目会、行业交流会,提升金融机构批量化服务海洋企业的效率和精准。
同时,“金融服务适配性也有待提升。”武涛表示,原有普适性产品和服务的重组优化,存在差异化、专业化、创新性不足等问题,难以适配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阶段海洋企业的多维需求。
武涛举例,部分蓝色金融服务要加快创新,例如推动创新开展海域、无居民海岛使用权抵押贷款业务,研究建立地方性海洋碳汇交易平台,建立健全高端海洋人才认定体系等。
除金融服务要加强外,深圳市政协委员高洁认为,深圳滨海旅游在重点领域的设计开发服务亦要加强。
高洁表示,邮轮方面,建议完善太子湾母港建设,继续畅通周边地铁公交体系,综合设计周边海洋文化生活圈,支持邮轮公司开发更多航线,推动邮轮免税政策创新出台,在大鹏规划建设邮轮母港,探索建设深港邮轮组合母港。
游艇方面,建议利用好政策优势,建设好游艇专用口岸,打造国际游艇自由港,由此带动海上旅游站点互通、滨海商圈配套等产业链升级发展。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