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苏州高新区进入工改2 0版时代,以拿地即开工常态化为核心,全方位强化项目签约、拿地、报建、建...
9月19日,以共享RCEP新机遇共建文旅发展新格局为主题的2022中国-东盟博览会旅游展在桂林举行。期间,由...
9月21日晚间,海底捞发布关于董事会成员调整及采纳轮值首席运营官计划的公告显示,杨华、刘林毅、 李瑜...
“买主动型基金好累”,2021 年迄今,越来越多的基民朋友和我发出了类似的感受,并表示想试试指数投资。
作为指数投资的常年拥趸,我对此自然是拍手称赞。不过,指数投资是个大框,普通基民如果入门不慎,同样容易踩坑,所以下文将介绍的三条道路,不妨一试。
主动还是被动?
(资料图片)
是买主动基金,还是指数基金,对每一个基民,无论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都必须要做出的选择。当然,成年人可以都要。
在中国的基金发展历史上,主动基金很棒,依托 A 股更多的散户参与者,产生了足够多的超额收益,类似美国这样发达市场中主动基金屡屡跑不赢指数基金的烦恼,在中国基金市场并未出现。
但是,伴随基金大发展,伴随 A 股结构化行情的复杂化,主动基金的种种小缺点,正越来越被基民所意识到。
比如,如何判断你信赖的主动型基金经理能够创造长期超额收益而不是仅仅押对了赛道;
比如,优秀的主动基金经理,被太多基民认识,规模暴增而拖累了收益表现。
比如,你精挑细选的优秀主动基金经理,很可能没多久就跳槽尤其是公募转私募离你而去;
正是因为这些烦恼的存在,所以指数基金的价值,正得到了更多基民的关注。
毕竟,指数基金跟踪指数,所以你清晰的知道一个指数基金的收益来源,同时这种收益往往以指数为依托,哪怕换一个基金经理,影响也极为有限,属于可以长期托付的产品。再加上指数基金的管理费又比主动基金便宜,从成本角度,可谓是赢在起跑线上。
当然,很长一段时间内,指数基金并不是基金公司和渠道力推的对象。
其实原因很简单,基金的管理费是基金公司和销售渠道重要的来源,A 股股票类主动基金,一般的年管理费是 1.5%,而指数基金则一般仅为 0.5%,许多甚至给出了 0.15% 的优惠价,这样十倍级的管理费差距,从 “赚钱” 角度,基金公司和销售渠道,往往优先力推主动型基金。
当然,我们也可以看到,伴随基金市场的发展,尤其是渠道的多样化之后,许多新兴渠道,愿意给基民更多的选择,纷纷推出各类指数基金专区。
这里面,有知名度的不少,最近蚂蚁基金刚刚将原有比较简单的指数专区进行了大升级,增加了许多非常赞的模块,天天基金则是很早推出了 “指数宝” 品牌。
相比那些还想着赚基民高额申购费同时赚高额管理费分佣的渠道,对于蚂蚁基金、天天基金这样愿意主动让利,推广指数基金的渠道,无疑是要点赞的。
指数基金,普通基民要避坑
指数基金虽然有各种优点,但也并不完美无瑕 —— 尤其是在中国的指数基金大环境下。
是的,中国指数基金发展多年,始终不如主动型基金来的兴盛,这些年依托 ETF 作为突破口,尤其是大量行业 / 主题 ETF 的诞生,为基民带来了更多简单易用同时又高波动的短线利器,从而指数基金迎来了大发展。
ETF 是个好基金类型,尤其是对于拥有股票账户的资深股民和基民。但不可否认的是,要用好 ETF,往往要配合一定程度的波段交易和配置,这对于普通基民难度很高 —— 对普通基民,如果沉迷于 ETF 的短线交易,恐怕亏钱比买错主动型基金还快。
正因此,指数基金,用好很重要。笔者推荐的,是以下三条路径。
路径一、宽基指数增强
在 2008 年,股神巴菲特发出了一个 “十年之约”,以 50 万美元的标的,打赌没有职业投资人可以选出一个由至少 5 支对冲基金(通常收取高昂管理费和业绩提成的主动管理基金)的投资组合,能在十年后击败无人主动管理的 VanguardS&P 500 指数基金的表现。
打赌的结果,相信是许多基民耳熟能详的,所谓精英精选的 5 只对冲基金,跑输了巴菲特无脑选择的 S&P500 指数指数基金 —— 而且输的很惨。
数据来源,Berkshire Hathaway 2017 年致投资人信
但是,中国基民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现状就是:由于 A 股不够有效 (新手太多),所以主动型基金可以持续获得稳定超额收益 —— 在这个前提下,类似沪深 300 指数、中证 500 指数这样纯粹的宽基指数基金,并不能跑赢主动型基金,甚至会输的有点惨。
但是,正如笔者此前在历史数据分析 (参见:
指数增强 PK 偏股基金,年化 11.53% vs 10.23%(2022Q2)
) 中所发现的那样:
以 2012 年至 2022 年上半年的数据,以沪深 300 指数、中证 500 指数和中证 1000 指数简单的等权重持有方式,可以获得 11.53% 的年化收益,强过体现同期主动型基金表现的中证偏股基金指数 10.23% 的年化收益。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基民希望获得稳健透明的股市收益,宽基指数增强基金是最好的选择。
在这点上,要提一提蚂蚁基金最新升级的指数基金版块。在宽基指数环节,不但给出了大盘、中盘、小盘三个分类,并且在对应的沪深 300 指数、中证 500 指数和中证 1000 指数下,全数给出了指数增强基金的参考,这些基金相比传统的指数基金,能够在兼顾高透明度和可预期性的前提下,给出更高的超额回报,使普通基民通过指数增强基金也有跑赢主动型基金的可能。
就笔者而言,如果你只希望用一个简单的方式进行指数基金投资,那么这便是最推荐的方式。
路径二、行业指数基金的估值与配置
虽然行业指数基金尤其是行业 ETF 的大发展,带动了整个指数基金行业的欣欣向荣。
但正如笔者此前所言,行业基金对于普通基民,不是入门的好载体,尤其是在什么都不懂,光看着涨幅榜买的操作思路下,很容易成为 “亏钱利器”。
但是,这并不等于对普通基民行业基金就没有价值,关键是要走一条正道。
一方面,基民应当以一种理性的态度去看待行业基金,不追涨杀跌,尽可能在某个行业指数处于历史低估区域的位置再考虑是不是要买。
这点上,诸位可以看一下天天基金 “指数宝” 专区的估值排行功能。值得关注的一点就是:针对不同行业分别推出市盈率百分位和市净率百分位,对于银行这类传统上偏向用市净率估值的行业,会自动放入市净率百分位排行,并用标注强调 “以下指数适用 PB 估值”。当然,蚂蚁指数基金专区在这方面也提供了详细的参考。比如宽基指数可以看到估值 + 盈利能力(ROE)筛选坐标,行业指数有估值 + 景气度筛选维度,还可以搭配回撤率、波动率等筛选工具,深入了解、对比来看。
不过,即使是选好了低估值行业基金,笔者也绝不建议诸位重仓。
是的,普通基民接触行业基金,还是需要一个安稳的投资框架。
这里,建议诸位看看蚂蚁指数基金专区的新推出的 “核心 + 卫星” 配置策略。单单就策略本身,核心 + 卫星在投资界其实并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但对普通基民,这依然是一个易懂好用的策略。
对普通基民,不妨就按照 60% 的资金配置在宽基尤其是是宽基指增上,比如上文提及的沪深 300 指数、中证 500 指数和中证 1000 指数的指增基金平均分布,剩下的 40% 基金,则是配置在行业基金上,这块要额外提醒一句,既然是 “卫星”,那就小小的,所以 40% 的卫星仓位,建议要配置 3-4 个彼此不相关的行业,从而实现更好的分散风险。
路径三、SmartBeta 基金
SmartBeta 基金,是这些年指数基金行业的新生事物,目前以宽基指数为主。
相比传统市值加权的传统宽基指数,SmartBeta 基金会引入类似质量、动量等因子来精选个股,从而实现相对指数的超额收益 (这点与指数增强基金类似);但是相比指数增强基金,SmartBeta 的选股规则由指数编制约定,不似指数增强基金可以由基金经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更纯粹的指数基金。
正因为 SmartBeta 兼顾了指数增强的超额收益,又保留了指数基金的透明度和低费率,所以近年从美国开始大热。而这两年,A 股指数基金领域已经有了不少有代表性的 SmartBeta 基金,比如创成长、500 质量、MSCI 质量等。
目前,蚂蚁基金在指数专区模块下,有针对 SmartBeta 给出推荐,用的是 “策略” 页。对 SmartBeta 感兴趣的不妨在里面仔细发掘。
当然,天天基金虽然没有专区,但在做千人千面推荐时,会出现 SmartBeta 的身影,比如给我推荐的就是 500 质量这只 SmartBeta 基金。
指数基金是个好东西,透明度高、费用低廉。但是用好指数基金,并不容易。幸而,第三方代销平台纷纷推出了专区并不断改版优化,提供了许多较好的投资框架,对于普通基民,不妨将这些框架作为新手入门的 “拐杖”,一步步去尝试,慢慢体会指数基金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