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晚间,保利发展披露2022年9月销售简报。公告显示,2022年9月保利发展实现签约面积227 01万平方...
10月10日晚间,金地集团披露2022年9月销售简报。公告显示,2022年9月金地集团实现签约面积110 7万平方...
10月10日晚间,华润置地披露2022年9月销售简报。公告显示,2022年9月华润置地实现总合同销售金额约307亿...
作者:尹柏
出品:全球财说
(资料图片)
前几日的传闻,如今变成了事实。
12月6日,中银基金发布基金经理变更公告称,基金经理奚鹏洲卸任在管的中银增利债券等5只基金,离任原因为个人原因,离任日期为12月4日。
除在中银基金担任基金经理一职外,奚鹏洲还是中银基金投资总监(固定收益)、固定收益投资部总经理。
对于中银基金而言,人才流失已经成为不得不面对的问题,而此次人事变动对于公司的固收部门会带来何种影响,还不得而知。
4年间规模不升反降,不进则退非危言耸听
资料显示,中银基金成立于2004年8月,作为老牌银行系公募基金,股东分别为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持股83.50%,贝莱德投资管理(英国)有限公司持股16.50%。
截至2022年9月30日,中银基金规模为4133.99亿元,位列第22位。
虽然规模可观,但是中银基金发展却“瘸腿”严重。同期,其债券型基金规模为2336.95亿元,占据超过半壁江山的位置;货币市场型基金规模为1404.22亿元,再度占去一大部分比例;混合型基金规模为321.93亿元,其中还包括偏债混合、平衡混合及灵活混合偏债等产品。
一家拥有国企、外资双重背景的银行系公募基金,固定收益类产品成为主要优势领域,倒也不足为奇。
但是,随着主动权益类产品深受投资者青睐,无法与时俱进成为中银基金的硬伤。
也正是源于主动权益类产品较为薄弱,中银基金即便背靠大树,排名却下滑明显。
回望2018年三季度末,中银基金总规模排名还位列第8名,彼时规模为4518.44亿元,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如今已过去4年时间,中银基金规模没有攀升反而还减少了接近400亿元,而排名也滑出20名外。
反观如工银瑞信基金、建信基金等同为国企、外资双重背景的银行系公募基金,规模发展要远优于中银基金。
值得注意的是,也正是侧重债券基金等固收类产品,奚鹏洲的离任才让中银基金未来更显得扑朔迷离。
资料显示,奚鹏洲自2009年加入中银基金,至今已超过13年时间;自2010年5月开始管理第一只产品中银货币A,至今投资经理年限已达到12.55年;2020年9月,奚鹏洲出任固定收益投资总监。
作为中银基金的元老级人物,离任前奚鹏洲在管基金达到5只(A/C两类合计),在管基金规模为57.43亿元。需要注意的是,2020年一季度末奚鹏洲的管理规模曾达到152.89亿元,随后便逐步滑落。
这或与其所管产品业绩不佳有关。先来看看奚鹏洲管理时间最长的中银稳健增利(163806),自2010年6月2日管理至今,奚鹏洲获得了71.45%的任职回报,年化回报为4.40%,该产品的最新规模为11.88亿元。
然而自2021年起,该只混合债券型一级基金的业绩却表现不佳,2021年、2022年年内至今均录得了负收益。
其中,2021年年度收益率为-0.89%,大幅跑输同类平均的7.47%,及中证综合债5.23%的收益水平,并创下任职超10年中的最差连续6月回报。伴随着的便是不断地大幅赎回,基金份额不断下降。
再来看看奚鹏洲所管规模最高的中银信用增利(A类:163819,C类:010871),以A类为例最新规模为25.19亿元,2022年年内收益同样为负值,跑输同类平均以及业绩比较基准。
值得注意的是,奚鹏洲所管5只产品,2022年年内均为负收益,中银稳健双利A(163811)作为混合债券型二级基金,年内收益为-7.12%。
陈玮频发新基业绩平平,基金经理组合管理产品排名后十
从奚鹏洲近期业绩来看,作为曾经的投资总监(固定收益),似乎为中银基金留下了一个“烂摊子”,那么谁来接任更为关键。
资料显示,目前中银基金固定收益投资部副总经理为陈玮,自2014年加入中银基金,陈玮的投资经理年限接近8年。
虽然陈玮业绩较奚鹏洲稍显优秀,但是其能否有精力接替管理之职还需要画一个问号。
目前,陈玮在管产品达到7只(A/C两类合计),管理规模达225.63亿元。不仅如此,陈玮拟任管理的中银招盈一年持有(A类:017021,C类:017022)于12月5日正在发行中。
也就是说,陈玮即将管理8只产品,除1只产品为中长期纯债型外,其余6只均为混合债券型,而正在发售的中银招盈一年持有则为偏债混合型基金,或面临更大挑战。
虽然基金经理一拖多在固收产品中较为常见,但是从业绩的角度来看,基金经理陈玮也恐难再增添职务。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2022年陈玮不断新发基金,仅2022年便新发了3只产品,2021年也发行了2只新产品。
截至2022年12月5日,成立于2021年6月24日的中银通利(A类:012204,C类:012205),以及成立于2022年3月3日的中银民利一年持有(A类:014399,C类:014400)成立至今收益率仍为负值。
与此同时,同样成立不足一年的中银恒悦180天持有(A类:014397,C类:014398)虽然录得正收益,但是排名也位于中后区域,表现并不出众。
频繁发行新产品以提升规模,却忽略了已发行产品的业绩水平,无疑是一种得不偿失的做法。陈玮近期新发产品规模,也远不及其代表作中银稳健添利A(380009),毕竟投资者更喜欢基金经理用收益证明实力。
相较于陈玮,中银基金有一对基金经理组合,所管理的多只混合型产品年内业绩更是大跌眼镜。
这对组合便是刘腾、李建,资料显示,李建目前担任中银基金权益投资部总经理。
Wind数据显示,二人合作管理的4只产品(A/C两类合计)不论是偏债混合、偏股混合还是灵活混合,年内排名均位于末端。
以中银顺兴回报一年持有(A类:009345,C类:009346)为例,截至12月5日,A/C两类在2022年年内分别录得-16.23%、-16.69%的收益,作为偏债混合类基金,如此收益只能位列同类排名倒数前十。
同样,二人所共同管理的中银顺泽回报一年持有(A类:011044,C类:011045)同样为偏债混合型基金,成立至今马上两年时间,而收益率仍为负值,分别为-9.29%、-10.32%。在第三方平台上,投资者甚至表示,“如果开放时就割肉卖出,还能少亏一些”。
以目前的种种来看,中银基金所面临的棘手问题确实颇多,除发展滞后瘸腿、人才流失、业绩不佳外,还面临着较多基金迷你化等多重问题。
作为倚重固收产品的公募基金,此次相关投资总监奚鹏洲离任,是福是祸仍不好定论,也许新人上任能够为黯淡的中银基金带来新生机,对此《全球财说》也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