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晚间,保利发展披露2022年9月销售简报。公告显示,2022年9月保利发展实现签约面积227 01万平方...
10月10日晚间,金地集团披露2022年9月销售简报。公告显示,2022年9月金地集团实现签约面积110 7万平方...
10月10日晚间,华润置地披露2022年9月销售简报。公告显示,2022年9月华润置地实现总合同销售金额约307亿...
从萌芽到分化,从加速扩容到严格准入,个人系公募发展进入关键期。机遇与挑战并存,在业内人士看来,结合自身资源,充分发挥特色与优势,打造核心竞争力,是个人系公募实现长远发展的正道
(相关资料图)
自从2015年第一家个人系公募基金公司宣告成立,个人系公募已走过7年历程。
从萌芽到分化,从加速扩容到严格准入,个人系公募发展进入关键期。从整体来看,当前个人系公募对单一基金经理的依赖度较高,分化也颇为明显,有的公司规模持续缩水甚至濒临关门。
机遇与挑战并存。在业内人士看来,结合自身资源,充分发挥特色与优势,打造核心竞争力,是个人系公募实现长远发展的正道。
审批趋严分化加剧
2014年6月,证监会发布《关于大力推进证券投资基金行业创新发展的意见》,指出进一步优化基金管理公司股权结构和组织形式,支持专业人士持股。
个人系公募由此应运而生。2015年,第一家个人系公募基金公司泓德基金获批成立。此后,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投身公募创业浪潮,当前个人系公募数量已达24家,约占全市场基金公司总数的17%。
纵观个人系公募发展历程,中金公司统计发现,2017年至2018年,个人系公募步入加速扩容期,每年分别有5家和8家获批成立。此后,个人系公募获批速度有所放缓,2021年以来仅兴合基金与泉果基金2家获批成立。
当前,个人系公募发展进入审慎阶段。今年4月,证监会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指出审慎有序核准自然人发起设立基金管理公司,严防行业无序竞争。
从基金管理规模来看,个人系公募的管理规模也从快速增长进入平稳发展期。中金公司统计发现,2018年一季度到2021年一季度,个人系公募管理规模增幅超10倍,在公募基金管理总规模中的占比由0.24%大幅上升至1.74%。但近年来,个人系公募管理规模增速有所放缓,占比稳定在1.8%左右。
从最新情况看,截至三季度末,个人系公募管理规模合计4439.84亿元,但分化也十分显著。鹏扬基金、泓德基金、睿远基金等公司在管基金规模超过500亿元,汇安基金、蜂巢基金等在管基金规模也超过300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由知名投资人创立的个人系公募市场关注度颇高。例如,陈光明创立的睿远基金目前旗下共有3只公募产品,每只产品的发行都颇为火热,均一日售罄。王国斌创立的泉果基金同样展现出强大的吸金效应,在今年市场震荡调整的情况下,泉果旭源三年持有期混合首募规模依然超过百亿元。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与此同时,有11家个人系公募基金公司在管基金规模低于50亿元,一些公司迟迟发展不起来,管理规模甚至不到5亿元。
“泓德基金、睿远基金等近年来脱颖而出,赢得了投资者的信任和口碑。当然,市场也是残酷的,如果暂时未能证明自身的管理能力,加上没有资金雄厚的股东支持,个人系公募基金公司在发展初期会十分困难。这也使得赏优罚劣的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让真正对投资者有价值的管理人能够沉淀下来,这对整个行业来说是有利的。” 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赵威说。
过于依赖核心基金经理
当前,个人系公募的发展路径呈现差异化趋势,而旗下产品线相对较为单一。例如,鹏扬基金、博远基金等以债券型基金为主,泓德基金、睿远基金、中庚基金等公司则主攻主动权益基金。
在业内人士看来,个人系公募大多依靠核心团队的专业口碑和资源禀赋度过初创阶段,因而产品结构大多基于核心团队的履历背景,呈现差异化布局情形。
虽然各家公司布局方向并不相同,但都面临一个共同问题,就是对核心基金经理依赖程度较高。
以中庚基金为例,Choice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丘栋荣在管基金的总规模为296.86亿元,约占中庚基金总规模的86.12%。类似的还有,高楠在管基金总规模为84.34亿元,约占恒越基金总规模的78.76%。
此外,从基金经理人数上看,截至11月4日,在个人系公募中,仅有3家公司基金经理数量超过10人,有15家公司基金经理数量不足5人。
“创始团队占据发展初期核心地位、投研与营销等成本和资源有限,使得个人系公募存在过度依赖单一基金经理的问题。”中金分析师说,相较于其他类型,个人系公募的人才梯队体系有待完善。
部分个人系公募基金公司的创始人更是身兼多职。以东方阿尔法基金为例,其创始人刘明既是公司总经理,又是公司财务负责人。
此外,采取激进打法以寻求规模快速增长也成为个人系公募发展的隐忧。记者梳理发现,一些个人系公募基金公司出现押注单一风格或换手率颇高的基金产品。“当前基金公司运营成本较高,对于个人系公募而言,由于缺乏股东资金支持,必须依靠规模的扩大来赚取管理费,支撑公司发展。采取激进打法可以博得市场关注,也是实现基金规模快速增长的一条捷径。”沪上某基金研究员表示,个人系公募更考验创始人的定力。
打造核心竞争力
过去3年,公募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期,与此同时,头部效应也愈发显著。在公募蛋糕不断做大的过程中,个人系公募如何分一杯羹?在业内人士看来,机遇与挑战并存,个人系公募对核心基金经理的依赖程度较高,搭建完善的人才梯队需要时间,加上发展初期成本压力较大以及难以获得渠道支持,因此在市场震荡时,个人系公募的发展阵痛更为强烈。
格上富信产品经理张怀若直言,个人系公募创始团队的背景往往决定着公司的发展方向。对于个人系公募而言,所面对的竞争对手是比其成立早十多年的老牌公募,这些老牌公募不仅有股东优势,而且在资金、渠道、投研等方面也拥有绝对的优势。
“管理规模是决定公司存活的重要因素,对于尾部基金公司来说,千万元左右的管理费在扣除托管费、客户维护费后所剩无几,难以维持公司的固定支出。” 张怀若说,只有不断加大投研能力建设、持续扩展渠道,打造出核心竞争力,个人系公募的管理规模才能实现良性增长。
受访的多位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未来的路还很长,对于个人系公募来说,最重要的是选择长期正确的方向,只有为投资者持续创造价值,才能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实现突围,谋得一席之地。
汇成基金研究中心表示,个人系公募也有其明显优势,如更容易实现持有人、员工与股东利益的一致,可以通过合理的股权结构、灵活的激励机制吸引人才加盟。
“一方面,要打造有特色、长期业绩经得住市场考验的产品。另一方面,要了解客户,重视提升投资者的获得感,与投资者建立长期的信任,不要为了扩大管理规模而追逐短期市场热点。”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池云飞说。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