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家保险中介机构逃离新三板。8月15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近日新三板挂牌保险中介机构河北大生泰丰...
8月15日,湖北银保监局公布的行政处罚信息显示,湖北新华欣保险销售有限公司鄂州营业部存在委托未通过执...
8月15日,辽宁银保监局公布的行政处罚信息显示,京东数科保险代理有限公司辽宁分公司存在保险代理业务超...
8月26日,宏柏新材(605366.SH)(以下简称“公司”)发布2022年半年度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52亿元,同比增长81.29%,归母净利润2.38亿元,同比增长287.99%,扣非归母净利润2.28亿元,同比增长385.66%,业绩实现大幅增长。
宏柏新材主要从事功能性硅烷、纳米硅材料等硅基新材料及其化学助剂的研发、生产与销售。2016-2021年,其含硫硅烷偶联剂在全球和国内市场的占有率连续六年位列第一,已成为国内功能性硅烷行业龙头企业之一,行业排名前三。
(相关资料图)
据半年度报告,公司业绩增长一方面得益于全产业链和循环经济降本增效,另一方面,受益于产品下游市场需求稳步增长,订单量价齐升。
基于三氯氢硅扩产即将释放进入高附加值硅烷品类
宏柏新材目前产品有硅烷偶联剂与气相白炭黑等,其中以含硫硅烷偶联剂为主要产品,含硫硅烷是国内功能性硅烷中产量占比最大的产品,公司含硫硅烷生产线全球产能最大,下游用于橡胶及轮胎制造,降低轮胎滚动阻力,可降低油耗,减少废气排放,因此广泛应用于“绿色轮胎”。
2019-2021 年,宏柏新材硅烷偶联剂的营收占比分别为 91.1%、88.0%、86.8%,并且贡献大部分利润。整体营收从 2016 年6.35 亿元增长至2021 年12.83 亿元,CAGR 为 15.1%,归母净利润从2016年0.77 亿元增长至2021年1.68 亿元,CAGR 为16.9%。
公司的业绩呈向好趋势,据从公司内部人士了解到,主要得益于在行业中率先建立的氯元素闭锁循环产业链。
据宏柏新材介绍,公司建立了完整的“硅块-三氯氢硅-中间体-功能性硅烷-气相白炭黑” 全过程氯元素闭锁循环产业链,是行业内最早,国内唯一,帮助公司提升成本效益和保证持续生产。产业链中的氯化氢回收利用持续生产终端硅烷偶联剂产品,无需对外采购氯气,副产物四氯化硅回收用来生产气相白炭黑,省去了原材料成本,规避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扩增原料端三氯氢硅的产能即将投产,终端产品也能扩大产量,且公司能根据供需灵活调整对外销售及自用比例,这是公司多年生产经验建立的竞争壁垒。
据国联证券研报,公司目前上游配套 5 万吨三氯氢硅产能,终端已有硅烷偶联剂产能 6 万吨,白炭黑产能 0.6 万吨,另外2021 年投产的 1.5 万吨苯基和辛基硅烷,正逐步放量。
自建的全产业链能保障产品持续供应,也能便于企业全程把控产品质量,保证出品,拉升订单量。2022年上半年,宏柏新材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2.04亿元,同比增长231.55%。公告所称是收到销售商品款增加所致。可见,宏柏新材销量增长,获下游客户较高认可度。
对于功能性硅烷产品的未来规划,公司透露,已经做好了储备。
据公告,今年第三季度,第二套5万吨/年三氯氢硅将投产,将拥有三氯氢硅产能 10 万吨/年,大幅增加了终端硅烷产能;4万吨/年硅基新材料也于三季度投产,为公司新增了2万吨/年气相白炭黑与2万吨/年高温硅橡胶产能;另外9000 吨氨基硅烷和3 万吨特种硅烷产能于四季度投产,用于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的气凝胶项目推进中。
宏柏新材目前正在全力打造产品平台型公司,随着多个硅基功能性材料建设项目的投产,形成了一系列产品矩阵,各个项目产能按释放时间点可预估今年下半年将贡献业绩增量。新增的下游硅烷产能未来也受益于三氯氢硅价格上涨红利,使公司利润有想象空间。
2022年5月以来,三氯氢硅价格上涨至高位保持。据百川盈孚数据,多晶硅逐渐释放在建产能,但上游原材料三氯氢硅产能建设周期长,形成供需偏紧的局面,因此价格也持续上行,今年5月31日国内三氯氢硅价格为21000元/吨,较年初上涨75.00%。三氯氢硅是宏柏新材硅烷产品的核心原材料,在原材料高价推动下,硅烷产品售价有一定提升空间,再叠加即将投产的三氯氢硅产能,公司利润有望受益。
产业链横向延展至光伏行业,即将贡献业绩增量
Wind数据显示,今年年初至6月14日,宏柏新材股价上涨了169.78%,收获多个涨停板。市场上对其涨停分析多集中于“有机硅+新材料+光伏上游”,从公司了解到,其第二套5万吨/年三氯氢硅装置将于今年三季度投产,对生产线进行了技改升级,可生产光伏级三氯氢硅并外售给多晶硅企业,光伏级三氯氢硅是合成多晶硅的原料,多晶硅用于生产光伏电池。
宏柏新材对产业链做了横向延展,拓展下游应用至高景气度的新能源光伏行业。
据国信证券研报,多晶硅首次投料开车时对光伏级三氯氢硅的需求为总产能的20%,连续生产时则为总产能的10%-30%,是多晶硅生产的重要原料。
而关于多晶硅的产能,中国工业协会硅业分会常务副会长林如海表示,预计2022年国内多晶硅产能将达到119万吨/年,全球占比将提升至88.3%;产量将达到81万吨,全球占比将提升至85.3%。随着多晶硅产能的逐步释放,同步拉升了对核心原料光伏级三氯氢硅的需求量。
三氯氢硅多数厂商用于自用,扩建产能一般较谨慎,所以需求量的增长形成了供需偏紧的局面。据国金证券研报统计,预测2022-2024年,多晶硅厂商需外购光伏级三氯氢硅分别为9.7、15.7、16.8万吨,3年复合增速为29%左右,而光伏级外售量分别为9.7、15.4、16.7万吨,因此形成供需缺口分别为0、-0.3、-0.1万吨。
供需不平衡关系自然推动了光伏级价格上涨。百川盈孚数据显示,光伏级三氯氢硅自今年3月份以来从18000元/吨上涨至27000-27500元/吨,个别商家报价达到28000-30000元/吨,厂家光伏级税前毛利约16000-17000元/吨。毛利空间大,叠加公司自制原材料三氯氢硅从而控制了成本,利润水平将受益。
“双碳”背景和全球可再生能源的共同需求下,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预测,2022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量预计在75GW到90GW之间,2025年乐观估计有望达到110GW,较2021年实现翻倍增长。且现如今欧洲能源危机加剧,国际光伏需求旺盛,我国制造具备产能优势,加上人民币汇率影响,我国出口持续受益。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2022年上半年,我国光伏产品出口总额约259亿美元,同比增长113%。公司即将投产的光伏级三氯氢硅处于上升的市场需求中。
“公司产业链在横向和纵向都做了延伸,增加有可观需求量的新品类,随着将来投产,建设平台型新材料供应商的目标又推进了一步。”宏柏新材相关负责人如是说。(CIS)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